一个“吴斌式”的好司机迅速走红媒体、网络,成为人们仰慕的草根英雄。
11月26日傍晚,天台公路运输有限公司司机陈琳由杭州载客返回天台途中,一块重达9.78公斤的制动毂残片炮弹般击穿右挡风玻璃,打在副驾驶座后背上,借力往驾驶员方向飞去,刮伤了陈琳的右臂和右胸。
面对飞来横祸,陈琳紧握方向盘,沉着冷静,向左轻打方向,换挡减速,并转头查看右后视镜,确认后方无车后向右变更车道,将车驶进硬路肩内,并打开双跳灯。随后他下车拿出三角牌放在车辆后面,疏导车内的23名乘客转移至护栏外。
陈琳所在企业的安全监控视频还原了当时的惊险一幕。当人们在感叹司机技术过硬、临危不乱的时候,陈琳报以坦诚的微笑,重新返回了岗位。
县交通局局长陈绍瑛说:“虽然此次轮毂飞进车厢是个偶然事件,但陈琳将乘客安全放在首位,能忍住疼痛,沉着冷静应对,标准规范操作,最终保证了全车乘客生命财产安全的结果却是必然的。”
“坐上他的车就感到放心,他的为人、技术我绝对佩服!”
今年57岁的庞学龙是平桥镇大路庞村人,因为跟杭州的一家企业有生意上的往来,一年至少要跑20趟杭州。
庞学龙说:“我坐了他20多年的车,不管什么时候见到他,他总是一张笑脸。不是说我跟他熟悉了他对我很客气,他就是对陌生乘客也很热情。”
庞学龙曾几次无意中观察过陈琳,发现他讲话很和气,还带着笑意,因此每次去杭州,总喜欢乘坐陈琳的班车。
“这次还好坐的是陈琳的车,如果是个新手,不晓得会发生什么意外。”庞学龙说的就是26日夜里遇到的那次飞来横祸。
那天,庞学龙由杭州返回天台,坐的就是陈琳的车。客车出站后,天就暗了。当时庞学龙坐的是第一排,不认识邻坐的乘客,便闭目休息。
突然,他听到“叭”的一声,还没来得及睁开眼睛,只觉得脸上、额头好像被人扔了一把砂粒,有点痛感。紧接着,一股冷风刮了进来。
“我本能地站了起来,由于车厢内的灯关着,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凭直觉好像是出事故了。”作为当时的亲身经历者,庞学龙说起当时的情形仍有些后怕。
事故发生后,客车缓缓停下,车厢内有些混乱。这时庞学龙听到陈琳在喊:“大家在位置上坐好,不要慌!”
听到陈琳的声音,庞学龙的心放下来了。紧接着,车厢灯打开了,庞学龙看到了许多玻璃颗粒,低头看到挡杆附近多了一个金属物。
在经过一系列安全处置后,客车在晚点一个多小时后进入了天台客运中心。庞学龙要返回平桥镇,陈琳另外换了一辆大客车,把庞学龙送到了平桥车站。
11月30日中午,记者在跟庞学龙交流时,他甚至有些悔恨地说:“我是看了报纸、电视才知道陈琳的右臂和右胸被制动毂刮伤了。真不好意思,那天晚上还让他把我送到了乡下。”
“这人是个热心肠,你找他帮忙,他从来不说‘不’”
要说陈琳的铁杆同事,那非范文水莫属了。陈琳开车,范文水搞调度,从1989年开始两人就成了搭档。陈琳给范文水的印象是:待人好、能吃苦、不计较。
开始的时候,两人都为一家个体客运企业打工。那个时候,企业里的司机经常跳槽,唯独陈琳干到企业撤并为止。也因为这个缘故,范文水特别尊重陈琳。
上世纪90年代初,交通、通讯工具都不发达。一天晚上,企业一辆班车在嵊州市抛锚。范文水骑着自行车来到陈琳家,当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,陈琳二话没说,穿上衣服就走。等陈琳开着机动车赶到现场时,已经是凌晨近2点。
范文水说:“陈琳这人非常热心,你有什么事情找他,不管什么时候,他都不会拒绝你。”
对这一看法,车队里的司机徐定强感同身受。
26日那天遇到的事故,原本是徐定强负责当天的末班运输任务,因为他家中临时有事,陈琳就放弃休息,替他顶班。
第二天早上,陈琳按时到岗,遇到徐定强时,开玩笑地说了句:“我昨天晚上替你在鬼门关里走了一遭。”当时老徐还以为陈琳是在开玩笑,直到27日下午看到安全监控视频里轮毂残片砸进车厢的惊险一幕,不由惊出一身冷汗。
每当有人谈论这件事,徐定强由衷地感叹道:“还好是陈琳开的车,要真换成是我,我还真没把握能像他那样沉着应对。他应急处置动作非常标准,根本看不出来当时的情况是多么危急。”
陈琳所在的班组共有2辆车,7名工作人员。每当接到紧急加班任务,陈琳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承担,其他驾驶员家里有事,陈琳也自愿放弃休息替人顶班,从不计较是不是多开了一个早班或者多开了一个晚班。
徐定强一直认为,团队的融洽离不开陈琳的无私付出,陈琳是整个团队的粘合剂。他说:“陈琳工作很辛苦,但从不抱怨。在他的带动下,班组里没有一人喊苦喊累,也没人去计较谁多干了活吃亏了,或者谁多拿了奖金占了便宜。”
“有事没事,他总是喜欢摸摸车子,这车到他手里总是很清爽,很安全。”
跟汽车打了一辈子的交道,陈琳最喜爱的就是手中的方向盘了。不管哪辆车交到他手中,总会被他打理得清爽、舒适。
1979年,18岁的陈琳高中毕业后,来到部队当了一名汽车兵。1983年转业后,他先是帮人开大货车,直到1985年10月,他增考了大客驾照。自此,平桥镇至杭州的客运班线就有了他忙碌的身影。
每次出车前,他一定要先检查机油、轮胎等关键部位才启动。每次车辆进站,他总要先打扫车辆,哪怕饿着肚子,也要先把车子“侍候”好了才离去。他开玩笑地说:“人有多累,车也有多累!”
有时候,他感觉车辆的某个部位使用不正常,在送修的过程中,他一定守在现场,等车修好后才回去,搞得维修师傅都埋怨他做事太认真。陈琳说:“我在部队开车时,规定就是这样,这点老作风改不了。”
老作风并不过时,它让陈琳赢得了同事的钦佩。不久前,乘务员姚松阳和陈琳搭班,离发车时间还有30分钟,陈琳正准备将车开往待发区。就在这时,本来还好好的车子突然点不起火,姚松阳急了。陈琳打开车后箱盖仔细检查,又到前面打开保险盒盖进行调试。前后不到5分钟时间,问题解决了。
当下技术最先进的青年牌客车,居然被一个司机轻而易举地找出故障。姚松阳实在忍不住好奇,问陈琳到底是什么神奇的魔法。陈琳说:“熟悉自己保管的车辆性能,这是我的职责。每次我的车做保养或有故障需要维修,我都会在修理车间跟车维修,看故障出在哪里,修理工又是怎么修的,时间长了,就熟悉自己的车了。这车就像是我的朋友,有没有问题我基本都清楚。这次也不是大问题,就是电路机的电器插座松了。”
将近20年过去了,有件事仍让范文水念念不忘。一次,他和陈琳一起从杭州返回天台,行驶到绍兴钢铁厂附近,有交警在设卡检查过往车辆。陈琳看到交警示意靠边停车的信号后,减速换挡、观察后方车辆动态、打转向灯、靠边停车、拉紧手刹,一系列规范标准动作就像在完成教科书里的考试科目。
交警上车一看,发现车内整洁卫生,车身也很干净。在检查驾照时,夹在里面的一张“台州先进驾驶员”卡片掉了下来。交警捡起一看,立即向陈琳敬礼,并双手将驾驶证交还到他手中。
27年来,陈琳从未发生过安全行车责任事故,先后5次被评为台州市先进驾驶员、3次被评为单位先进驾驶员,年年获评安全驾驶员。到今年,已累计安全行车27年,安全行车里程260万公里,相当于绕地球行驶65圈。
“这个大男人想得比女人还细心,态度比空姐还要热情”
“坐稳后,请大家配合系上安全带。”开车前,陈琳会给乘客送上温馨提醒。
坐过客车的朋友都曾有过不系安全带的经历,乘务员最头痛的也是乘客不配合的问题。然而,陈琳车上的乘客系安全带的比例却相对较高。
车队领导纳闷了,陈琳用的究竟是什么法子呢?原来,陈琳把工作做在了前头。他主动找了乘客,发现乘客不愿主动使用,一个是缺乏宣传,一个是不会正确使用,还有一个是担心安全带不干净。
陈琳因此得到启发,他对每条安全带进行了检查,确保能正常使用,并在每次发车前,先和乘务员一起将车内的安全带仔细擦洗一遍,然后整齐地叠放在座椅旁边。
果然,看到整齐干净的安全带,再加上车载视频里滚动播放的安全宣传视频,乘客愿意主动系上安全带了。陈琳的做法马上被公司推广。
翻开天台公路运输有限公司站务分公司好人好事登记表,关于陈琳的最近一笔登记记录是9月30日。那天,他在车上捡到乘客遗失的一个小包,内有现金532元、手机和身份证、银行卡等。
手拿失物,陈琳比失主还着急。他用捡到的手机里存储的信息联系上了失主,在站务分公司副经理张国传帮助下,及时归还了失物。这些年来,归还了多少失物,张国传用了一连串“很多”。
陈琳家住平桥镇,离县城10多公里,20年前他就是当地出了名的大好人。
那时候交通还不发达,去一趟杭州要7个小时车程。在那个运输资源有限的年代里,买一张杭州车票实属不易。
陈琳因为司机的特殊身份,能经常到杭州,于是镇上就有人试着托陈琳在杭州代购小城镇里买不到的一些药品。面对需要帮助的病人,陈琳有求必应,虽然到杭州后休息的时间有限,但他仍会拿着处方去药店买药。
张国传在值班时经常遇到乘客主动送钱来的情形,不用问就知道,一定又是陈琳帮乘客垫付了车费。
在20多年的驾驶生涯里,遇见无钱买票回家的老乡他总是热情垫付车费。他说:“人总有困难的时候,能帮忙就帮一把,对自己也没太多损失。”
“这么多年帮人垫付车费,90%以上的人后来有钱了都会找到车站,把钱还给我,所以实际上我也没损失多少。”陈琳憨厚的一席话,把大家逗乐了。
“我们不要他成什么英雄,我们只要他平安回来”
陈琳用壮举诠释了责任,使他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“最美司机”。然而,回到家里,陈琳分明是没有“地位”的。
这不,妻子陈桂英就埋怨他了:“孩子还小的时候,他每天天没亮就起来出门开车去,回家都是后半夜了,根本没有时间管孩子,更不用说给孩子买什么礼物了。”
因为收到的礼物少,所以女儿陈君霞对爸爸送他的那条黑色小短裙格外难以忘怀。
13年前,陈君霞正在读初中。一天下午,陈琳下班回家给她带来一条黑色的裙子,这对陈君霞来说实在是太大的惊喜。妈妈看了看裙子,怪陈琳买的裙子尺码太大、质量太差,非要问是多少钱买的,要去退掉或者换一条。被逼无奈,陈琳只好道出实情。原来裙子不是买的,是一位老婆婆送的。
时间又要回到一个月前。那天陈琳开车返回天台,看到候车室里有个60好几的老人,身边带着一大包衣服,一看就是在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进货。
陈琳看见后,主动上前帮助老人把货物放进行李箱,再帮老人找到座位坐好。到天台后,老人又发愁了,原来她的目的地是街头镇,离平桥车站还有十几里路。看着老婆婆发愁的样子,陈琳说:“我送你回去吧!”
事情过去后,陈琳也就忘了。一个月后,那老婆婆来到车站,一定要找那天帮她回家的好心司机。她将一条裙子交到陈琳手里说:“记得你说过有个上初中的女儿,这条裙子是我的心意,你一定要收下。”于是这条裙子就成了陈君霞儿时甜蜜的回忆。
对于丈夫,陈桂英有很多抱怨:“他这个人爱干净,大冷天也要坚持自己洗车,把车的每个角落都洗干净。我看他天冷洗车心疼,就和他一起洗,结果他干脆把车里的窗帘什么的都带回家来洗了。”
最让陈桂英生气的是,26日那天晚上陈琳回来后说的那句话“今天我差点做了第2个吴斌”。说着,陈桂英的泪眶湿了。她说:“发生了那么大的事,他还笑嘻嘻的,那晚我怎么也睡不着。我最大的愿望不是他去赚多少钱,或者去做什么榜样、英雄,我只希望全家人能平平安安生活在一起。”
听着妻子的怨言,陈琳微微笑了笑,那笑容里盛满了无限的爱和柔情。
(刘龙飞徐平许荟莹)